2025財年財務摘要
*調整后息稅折攤前利潤、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不包括對新交所集團經營業(yè)績影響較小的某些非現(xiàn)金和非經常性項目。因此,該數(shù)據(jù)可更好地反映集團的實際業(yè)績。計算調整后數(shù)據(jù)時并非依據(jù)《新加坡財務報告準則(國際)》(SFRS(I))。請參閱新交所集團財務業(yè)績第8節(jié),了解調整后數(shù)據(jù)與初始數(shù)據(jù)之間的調整項目。
除另有說明,新聞稿正文中的所有數(shù)據(jù)均為本年度(2025財年)數(shù)據(jù);括號中的數(shù)據(jù)均為去年(2024財年)數(shù)據(jù)。部分數(shù)據(jù)可能經過四舍五入取整。
在2025財年,集團修訂了收入與支出的列報方式:將交易類支出[1]從運營收入中抵銷后,統(tǒng)一呈列為“凈收入”。為便于與2025財年進行比較[2],2024財年的財務數(shù)據(jù)亦已按相同口徑重列。
新加坡交易所(下稱“新交所集團”)今日公布2025財年業(yè)績,得益于股票、貨幣和大宗商品等各板塊的全面增長,集團實現(xiàn)自上市以來的最高收入與凈利潤。
2025財年調整后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.9%,至6.095億新元(5.259億新元)。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(EBITDA)增長16.9%,至8.320億新元(7.116億新元);調整后每股收益為57.0新分(49.2新分)。
扣除交易費后,凈收入[3]增長11.7%,至12.982億新元(11.620億新元),所有業(yè)務板塊收入均實現(xiàn)增長。
董事會提議派發(fā)每股10.5新分(9.0新分)的末期季度股息,按年化計算增幅16.7%。股息將在即將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批準后,于2025年10月27日派付。若獲批準,2025財年全年股息將達37.5新分(34.5新分),同比增長8.7%。
提升股東回報并實現(xiàn)可持續(xù)的長期增長始終是新交所集團的重要目標。集團將繼續(xù)奉行審慎且積極的資本配置策略——投資核心業(yè)務,抓住戰(zhàn)略性增長機會,并持續(xù)向股東回饋資本。
按照這一策略,集團計劃在2026至2028財年期間,每個季度穩(wěn)定地把股息提高0.25新分。該計劃將視盈利增長情況而定,充分體現(xiàn)了新交所集團商業(yè)模式的實力與韌性,以及其為股東創(chuàng)造長期價值的承諾。
新交所集團首席執(zhí)行官羅文才表示:“2025財年對新交所集團意義非凡。我們交出了迄今最亮眼的成績單,充分展現(xiàn)了多元資產戰(zhàn)略的持久實力與韌性。這一成果印證我們在不同經濟周期中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能力,成功把握股票、外匯和大宗商品領域的機遇,并在全球舞臺保持影響力。隨著我們聚焦執(zhí)行并在核心業(yè)務上進行戰(zhàn)略性投資,我們將為股東推動可持續(xù)增長并創(chuàng)造長期價值?!?/p>
羅文才補充道:“展望未來,我們有望在中期實現(xiàn)集團營收(不含財庫收入)6%–8%的增長。作為關鍵增長引擎之一,新交所外匯業(yè)務(SGXFX)已躋身交易所支持的場外外匯(OTCFX)平臺全球前三強,并仍具備增長空間。我們還將加強覆蓋不同資產類別、地域和主題的高質量產品布局,并通過更精準的市場推廣和客戶拓展戰(zhàn)略,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全球版圖?!?/p>
業(yè)績概要
固定收益、貨幣與大宗商品(FICC)
FICC凈收入增長8.6%,至3.216億新元(2.962億新元),占總凈收入的24.8%(25.5%)。
FICC-固定收益
固定收益凈收入[4]增長7.8%,至910萬新元(840萬新元)。
·上市收入:620萬新元,較去年同期的570萬新元增長8.5%
·公司行動和其他收入:290萬新元,較去年的280萬新元增長3.6%
有843只債券上市籌集了2,960億新元,去年同期有1,015只債券上市籌集了2,963億新元。
FICC-貨幣與大宗商品
貨幣與大宗商品凈收入增長8.6%至3.125億新元(2.878億新元)。
·交易及清算收入:2.807億新元,較2.383億新元增長17.8%
·財庫及其他收入:6,020萬新元,較7,570萬新元下降20.4%
·交易類支出:2,850萬新元,較2,620萬新元增長8.8%
場外外匯(OTCFX)平臺、貨幣衍生品及商品衍生品成交量的貢獻增加。
場外外匯凈收入增加25.3%,至1.130億新元(9,020萬新元)。場外外匯日均成交量(ADV)同比增長28.5%,達到1,430億美元(1,110億美元)。在運營杠桿改善的推動下,其對集團EBITDA的貢獻由去年同期的3%提升至5%。
貨幣衍生品成交量增長49.7%,至7,360萬份合約(4,920萬份合約),主要受印度盧比兌美元(INR/USD)外匯期貨合約與美元兌離岸人民幣(USD/CNH)外匯期貨合約成交量擴大帶動。
商品衍生品成交量增長6.2%,至6,530萬份合約(6,150萬份合約),主要得益于鐵礦石衍生品成交量提升。
商品成交量的增加拉動了相應的交易類支出。
股權-現(xiàn)貨
股權–現(xiàn)貨收入增長18.7%,至3.927億新元(3.307億新元),占總凈收入的30.3%(28.5%)。
·上市收入:2,650萬新元,較2,970萬新元下降11.0%
·交易與清算收入:2.218億新元,較1.681億新元增長31.9%
·證券結算、存托管理、公司行動財庫和其他收入:1.481億新元,較1.371億新元增長8.1%
·交易類支出:370萬新元,較420萬新元下降11.8%
本財年共有6只(7只)新股上市,募集資金2,570萬新元(1.17億新元)。二級市場再融資規(guī)模為43億新元(12億新元)。
證券日均成交額(SDAV)增長26.5%,達到13.4億新元(10.6億新元);全年證券總成交額增長27.5%,至3,364億新元(2,637億新元)。其中,股權現(xiàn)貨市場[5]總成交額增長27.6%,至3,232億新元(2,532億新元);其他產品[6]總成交額增長25.6%,至132億新元(105億新元)。2025財年共有251個(249個)交易日。
整體平均清算費用[7]上升5.1%,至2.59個基點(2.46個基點)。主板上市公司換手率為41%(37%)。
證券結算、存托管理、公司運營和其他收入的增長主要受高收益后續(xù)結算交易增加帶動。
交易類支出的下降主要由于激勵費用減少。
股權-衍生品
股權–衍生品凈收入增長13.8%,至3.459億新元(3.039億新元),占總凈收入的26.6%(26.2%)。
·交易和清算收入:2.867億新元,較2.561億新元增長11.9%
·財庫及其他收入:8,880萬新元,較7,790萬新元增長14.0%
·交易類支出:2,960萬新元,較3,010萬新元下降1.6%
股權衍生品成交量增長10.3%,至1.758億份合約(1.593億份合約),主要受富時中國A50指數(shù)期貨和GIFTNifty50指數(shù)期貨成交量增加帶動。
平均凈費用[8]
股權、貨幣及商品衍生品每份合約的平均費用略降至1.29新元(1.31新元)。
平臺和其他
平臺和其他凈收入增長3.0%,至2.380億新元(2.311億新元),占總凈收入的18.3%(19.9%)。
·市場數(shù)據(jù)收入:5,180萬新元,較4,790萬新元增長8.0%
·連接收入:8,630萬新元,較7,720萬新元增長11.8%
·指數(shù)和其他收入:1.105億新元,較1.151億新元下降3.9%
·交易類支出:1,060萬新元,較910萬新元增長17.1%
市場數(shù)據(jù)收入增加主要受定價調整推動。連接收入增長則歸因于共址(co-location)銷售增加及重新定價。指數(shù)和其他收入下降,主要因ScientificBeta貢獻減少。
交易類支出的上升主要由于數(shù)據(jù)費用增加。
費用概況[9]
集團總費用基本持平,為5.553億新元(5.556億新元)。折舊與攤銷的減少主要被員工可變薪酬成本的增加所抵消。
剔除購入無形資產攤銷及其他一次性調整后,調整后總費用增長1.6%,至5.428億新元(5.343億新元)。
資本支出概況
集團資本支出為6,760萬新元(6,600萬新元)。
在2026財年,我們將繼續(xù)在關鍵戰(zhàn)略領域投資,包括能力建設和技術升級。費用預計將增長4%–6%。我們有信心實現(xiàn)中期指引,即費用增幅保持在低至中單位數(shù)區(qū)間。預計資本支出為9,000萬至9,500萬新元,用于提升技術系統(tǒng)和基礎設施的長期可擴展性與韌性??缰芷趤砜矗Y本支出預計仍將低于集團收入歷史平均水平7%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